《什么是技术》:深入探讨技术本质的哲学之旅

1ecadca09ab12a60d566c295d280af27

在当今社会,技术已如同中世纪的“上帝”,成为无所不在的“时代精神”。然而,我们是否真正理解“技术”究竟是什么?胡翌霖博士在其著作《什么是技术》中,深入探讨了技术的本质、历史演进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胡翌霖,科学技术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史与技术哲学。他曾出版《科学文化史话》《过时的未来》等作品。在《什么是技术》一书中,胡博士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带领读者探索技术的多重面向。

内容概述

本书从技术与科学、技术与现代、技术与未来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技术的含义。作者认为,技术不仅仅是令人惊奇的发明,更是一种让事物变得寻常的力量。他将技术视为一种媒介,是可学习的知识体系,强调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作者探讨了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尽管科学常被视为技术的基础,但技术的发展并非完全依赖于科学发现。许多技术的进步源自实践中的经验积累,而非纯粹的科学理论。这种观点挑战了传统上将技术简单视为应用科学的看法。

技术的历史演进

书中详细梳理了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的简单工具,到现代社会的复杂机械和信息技术。作者将技术史与生物进化史进行比较,提出技术的发展具有类似于生物进化的特征,即通过不断的试错和选择,逐步优化和进化。

技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技术与中国”一章,作者深入探讨了技术对中国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他指出,中国的技术发展既有自身的独特路径,也深受外来技术的影响。这种双重影响塑造了中国独特的技术文化。

技术的未来展望

面对快速发展的现代技术,作者提出了对未来的思考。他强调,技术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关注伦理和社会影响。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我们需要反思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读者评价

许多读者认为,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技术的复杂概念。书中大量的技术哲学思考,使其成为技术史与哲学史交相辉映的作品,读来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