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文丛》:探索历史与人文的全新视角

“新史学文丛”系列汇集了国内知名学者的代表性作品,主要关注史学领域,同时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研究成果。2022年版共收录12部作品,提供PDF、azw3、mobi、epub等多种格式,方便读者选择。

9d5c8083c937d2eadef48d9d8da3eb9d套装内容简介

  1. 《学问的敬意与温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张伟然的力作,围绕谭其骧等学术大师的学问与个人经历展开叙述,图文并茂,引导读者了解近现代学术文化史。
  2. 《同异之辩:中德文化关系研究》:探讨中德文化关系中德国的自我认同与中国作为“异在”之间的张力,梳理德国文化史中的中国形象发展历程。
  3. 《退想斋日记》:呈现晚清民国基层乡村社会应对重大历史事件的丰富细节,已成为研究中国社会史、乡村史乃至科举史的必读书。
  4. 《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以西汉为例,考察君臣关系的建立、维持、废止与重构过程,解释“信-任”关系的背景与动因。
  5. 《长路——邓小南学术文化随笔》: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的随笔集,收入她对亲旧与师友的回忆,以及对中国历史研究与教学的思考。
  6. 《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东杰的作品,从大学的视角对诸多文化命题进行独到思考,强调恢复大学人文活力的重要性。
  7. 《时间与主义》: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刘永华的力作,涉及新文化史、历史人类学与社会文化史,有助于读者了解国外史学新思潮。
  8. 《重建另一种叙事》:当代新史学领军人物杨念群教授重审中国史研究重要命题的总结性著作。
  9. 《镜像中的历史》:南京大学教授孙江的作品,展示从社会史、心性史、概念史三个角度切入历史的可能性,是了解当代新史学的一面镜子。
  10. 《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学术》:著名历史学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志田的力作,尝试将学院的见解普及到非学院读者范围。
  11. 《追寻生命史》:南开大学“英才教授”余新忠的作品,通过对社会文化史领域的研习和个案探索,写出更接地气、更具情理的历史。
  12. 《感觉的记忆》:书写个人经验、感受和思考,以小见大,婉而多趣,表现片段的人生、社会、思想。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