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武器:罗莎 · 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批判的武器:罗莎 · 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1

《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图书信息

书籍全称及版权信息

《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作者:马嘉鸿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大学问
副标题: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出版年:2024年11月
页数:402
定价:88.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名人传记与思想系列
ISBN:9787559873163

图书分类

社会主义思想史, 罗莎·卢森堡, 国际共产主义, 理论论争, 思想传记

内容简介

《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是学者马嘉鸿的学术力作,聚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袖罗莎·卢森堡,深入剖析她参与的三场关键理论论争——与伯恩斯坦的改良主义之争、与考茨基的群众罢工策略之争、与列宁的革命道路之争,揭示其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被列宁誉为“革命之鹰”的卢森堡,以国际主义、群众首创精神及社会主义民主的独特观点,逆流而上,挑战时代主流思潮。书中通过历史语境与对比分析,探讨卢森堡思想的理论自洽性及其在全球化与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时代价值,兼顾德国革命失败与俄国革命成功的背景反思。适合思想史研究者、社会主义理论爱好者及关注革命历史的读者,这部402页的精装佳作以严谨考据与深刻洞见,点亮思想与历史的智慧火花。

《批判的武器》以罗莎·卢森堡的思想论争为线,串联社会主义思想史与理论遗产的深刻剖析。马嘉鸿以学术深度与历史语境,点燃思想洞见与当代共鸣的智慧火花。

作者简介

马嘉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讲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士、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博士,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国际社会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思想史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发表中、英、德文论文20余篇于《哲学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刊物,致力于以历史语境法更新思想史研究范式。

书评

《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是一部思想史研究的学术力作,马嘉鸿以罗莎·卢森堡的三场理论论争为切入,细腻勾勒其思想蜕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复杂图景,揭示理论与实践的深层交织。这本书不仅是思想史的学术瑰宝,更是一场关于革命理想与现代启示的启迪之旅,为读者提供了从历史到当下的思想桥梁。

卢森堡思想的独特光芒
卢森堡在改良主义盛行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坚持国际主义,在工会中立化趋势下倡导政治性群众罢工,在俄国革命中对列宁政策提出隐忧。书中通过三场论争,展现她如何以自洽的理论体系逆流而上,强调群众首创与社会主义民主,凸显其思想的独特性和前瞻性。

论争语境的细致还原
马嘉鸿以历史语境法,深入剖析卢森堡与伯恩斯坦、考茨基、列宁的论争背景,如德国资本主义新趋势与俄国革命策略的差异。书中通过对比德国革命的失败与俄国革命的成功,揭示思想与形势的互动,展现论争对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深远影响。

理论遗产的时代价值
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与资本主义空间批判,在全球化时代焕发新光;其对群众运动与民主的思考,为现代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启示。书中以严谨分析,重新评价卢森堡的思想遗产,赋予其超越时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学术叙事的通透魅力
马嘉鸿的文字严谨而流畅,兼具学术深度与叙事可读性。书中共分析与史料结合,理论探讨与历史背景相辅相成,化复杂思想史为引人入胜的叙事,适合学术研究与思想启发兼顾的阅读体验。

阅读体验与启发
作者的解读兼具历史感与现实关怀,理论与实践并重。相较《资本论》的理论体系,本书更聚焦思想交锋;比起《列宁全集》的实践导向,它更注重语境分析。建议搭配《帝国主义论》或《社会主义史》深化阅读。这书如一盏灯,照亮思想与革命的交汇路径,点燃智慧与共鸣的智慧火花。

推荐理由

《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是思想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者及革命历史爱好者的必读之选。马嘉鸿以学术洞见与历史语境,带你走进卢森堡的思想世界,感悟理论与革命的交融力量。学者可汲取思想史与论争洞见,读者可领略理论叙事的魅力,书友可珍藏经典。翻开此书,你将震撼于卢森堡思想背后的智慧光芒,点燃对社会主义理想的探索热情。它如一盏灯,照亮历史与思想的独特路径,点燃智慧与共鸣的火花。想了解“革命之鹰”的理论遗产?这本《批判的武器》值得珍藏!

下载信息

《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PDF、EPUB、MOBI、AZW3格式电子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