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版权信息
《普陀山佛教史(精装)》
作者:释会闲 / 景天星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暂无
页数:489页
定价:未提供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ISBN:9787101163971
图书简介
《普陀山佛教史(精装)》是释会闲与景天星的力作,以历史学、文献学、宗教学等多学科方法,将普陀山佛教置于中国佛教中国化进程中考察。观音信仰源远流长,普陀山渐成观化道场,形成“一山特起万山朝”的格局。本书从开山慧锷与新罗礁传说入手,以观音圣地形成为主线,围绕宋元明清民国佛教制度、地理交通、宗派高僧、山志编撰、神圣空间、朝山信仰展开系统研究。梳理普陀山佛教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互动脉络,分析神圣空间生成逻辑,全景再现观音道场波澜壮阔的历史。
本书不仅是普陀山佛教的权威专史,更是观音信仰与中国佛教史的微观镜像。《中国社会科学报》评价其为“观音道场研究的里程碑”。适合佛教研究者、历史学者及观音文化爱好者,《普陀山佛教史》以其学术深度与叙事张力,成为探索中国佛教中国化的必读之作。
作者简介
释会闲,俗姓严,1970年生于浙江宁海。1990年普陀山出家,1991年剃度,1992年受具足戒。1994年普陀山佛学院毕业,1997年赴斯里兰卡凯尼亚大学求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任浙江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普陀山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国际观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普陀山普陀讲寺监院;斯里兰卡凯尼亚大学客座讲师、龙禧大学客座教授、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兼职教授。承嗣临济、曹洞、天台、律宗法脉。
景天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研究员、法门寺佛学院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区域佛教史、佛教地理学、佛教名山信仰。著有《丝路高僧传》,发表论文数十篇。
普陀山佛教史 书评
《普陀山佛教史(精装)》是一部观音道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堪比陈垣《南宋河北新道教考》对地域佛教的细腻考察,或释会闲自身对普陀山的田野深耕。与这些经典不同,本书以多学科融合,从宋代开山传说到民国朝山信仰,系统梳理普陀山佛教与王朝更迭、社会变迁的互动,揭示“一山特起万山朝”格局的生成逻辑。高僧传记、山志编撰、神圣空间建构等专题,融入文献考证与田野调研,展现观音信仰在中国佛教中国化中的独特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盛赞:“释会闲与景天星的合作,补全普陀山佛教史空白。”相较于陈垣的地域史视角,本书更注重信仰与空间的哲学维度,适合佛教研究者、历史学者及观音文化爱好者。这部作品以其学术严谨与文化温度,成为中国佛教史的必读专著。
推荐理由
《普陀山佛教史(精装)》以释会闲的僧侣视野与景天星的学术严谨,489页全景再现观音道场从开山慧锷到民国朝山的波澜壮阔。观音信仰如何在中国佛教中国化中脱颖而出?普陀山神圣空间生成何种逻辑?本书从宋元明清政治、经济、文化互动入手,梳理高僧宗风、山志编撰、朝山信仰等,揭示“一山特起万山朝”的时代脉络。作为中国佛教史的地域微观,兼顾文献田野与哲学思辨,这部作品不仅是普陀山研究的权威之作,更是观音文化与中国心性的精神镜像。无论是佛教研究者追寻信仰演变、历史学者剖析社会互动,还是观音文化爱好者探寻圣地奥秘,都能在书中找到学术深度与心灵滋养。这部补全中国佛教史空白的力作,值得每一位关注中国宗教与文化传承的读者珍藏与深研。
下载资源
《普陀山佛教史(精装)》PDF、EPUB、MOBI、AZW3格式电子书下载
免责声明:本站资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请支持正版,购买正版图书以尊重作者与出版社的劳动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