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版权信息
《解剖孤独》
作者:[日] 慈子·小泽-德席尔瓦(Chikako Ozawa-de Silva)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年2月
页数:341页
定价:未提供
开本:其他
ISBN:9787208185166
图书简介
《解剖孤独》是日本人类学家慈子·小泽-德席尔瓦的力作,基于对日本孤独现象的宏观数据、亲密关系商品化与2011年关东地震核灾后故事的探讨,揭示孤独作为普遍精神状态的内涵。孤独不是疾病,而是社会问题:人们感到不被关心、不被需要、无方向、无家可归。作者通过大学生访谈、互联网集体自杀探讨、线上聊天室观察与地震幸存者研究,捕捉存在性痛苦,无法还原为“抑郁症”。书中强调重建人际纽带、人生目的与意义,以对抗孤独的上升趋势。
获维克多·特纳民族志写作奖(2022)、许烺光图书奖(2022)、斯特林奖(2023)。《社会学研究》评价其为“孤独社会诊断的医学人类学杰作”。适合社会学研究者、心理健康从业者与文化人类学爱好者,《解剖孤独》以其实证深度与人文关怀,成为理解当代日本与全球孤独的必读之作。
作者简介
慈子·小泽-德席尔瓦(Chikako Ozawa-de Silva),日本人类学家,2001年牛津大学博士,现任埃默里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研究生院院长。曾任哈佛大学社会医学系客座研究员、芝加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NEH)基金与约翰-邓普顿基金会奖学金获得者。研究医学人类学、心理健康、病痛。代表作《解剖孤独》获多项奖。以实证访谈与文化探讨著称,影响全球孤独研究。
解剖孤独 书评
《解剖孤独》是医学人类学对现代孤独的解剖刀,堪比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的社会疏离剖析,或维克多·特纳《过程、表演与朝圣》的文化过渡探讨。与这些经典不同,慈子·小泽-德席尔瓦以日本宏观数据、互联网自杀聊天室观察与3·11地震幸存者访谈,捕捉“脱节”状态:不被关心、无方向、无家可归的普遍精神痛苦,无法简化为抑郁症。书中大学生访谈与线上集体自杀探讨,揭示亲密商品化与社会纽带断裂。
《社会学研究》盛赞:“小泽-德席尔瓦的民族志,诊断孤独社会。”相较于弗洛姆的哲学抽象,本书更注重实证访谈与文化生态,适合社会学研究者、心理健康从业者与文化人类学爱好者。这部获奖作品以其实证人文与诊断深度,成为当代孤独研究的里程碑。
推荐理由
《解剖孤独》以慈子·小泽-德席尔瓦的民族志手术刀,341页解剖日本孤独“脱节”:宏观数据到3·11地震幸存者访谈、大学生亲密商品化到互联网集体自杀聊天室,揭示不被关心、无方向、无家可归的普遍精神痛苦。获维克多·特纳、许烺光、斯特林奖,这部作品不仅是社会诊断,更是重建纽带与人生意义的文化指南。从线上“自杀网站”到幸存者抗逆力,探讨孤独如何从个人病痛升华为社会威胁,融入哲学与公共健康视角。无论社会学研究者追实证生态、心理健康从业者寻文化干预,还是文化人类学爱好者探现代精神危机,都能在书中找到访谈小结与讨论启迪。以其振聋发聩的诊断与人文温度,这部里程碑之作强烈推荐给每一位在疏离时代寻求联结的读者,带你从“脱节”走向重生。
下载资源
《解剖孤独》PDF、EPUB、MOBI、AZW3格式电子书下载
免责声明:本站资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请支持正版,购买正版图书以尊重作者与出版社的劳动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