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场内外: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图书信息
书籍全称及版权信息
《运动场内外: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
作者:游鉴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大学问
出版年:2025年1月
定价:89.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中国女性史研究系列
ISBN:9787559871848
图书分类
女性史, 体育史, 性别研究, 近代中国史, 社会文化史
内容简介
《运动场内外: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是女性运动史专家游鉴明的扛鼎之作,聚焦1895—1937年间江南地区的女子体育发展,透过性别视角审视女性身体、体育活动与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的关系。本书以丰富的民国报刊、档案、照片和漫画为史料,勾勒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鲜活图景,展现女性如何在运动场内外突破传统束缚,书写多元历史轨迹。
本书以江南为研究核心,梳理女子体育的兴起与演变。作者分析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如1895年甲午战败后“强种强身”的国族思潮,如何推动女子体育进入学校与社会。从女子体操到田径、球类运动,江南女性逐渐走上运动场,挑战缠足、束胸等传统身体观念。书中引用《申报》《女子月刊》等报刊,揭示学校、政府、媒体如何联手重塑女性身体形象,赋予其健康、摩登与爱国意涵。
透过性别视角,作者探讨女子体育与社会文化的复杂互动。女子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实践,还承载了国族主义、现代性与性别解放的议题。例如,女学生参与游泳、自行车运动,不仅打破性别壁垒,还引发了关于女性身体与审美的新讨论。书中案例生动,如女学生与男同学围绕泳池使用权的争论,展现了运动场域中的两性竞争与合作,折射出近代女性争取平等的努力。
本书配以近百幅民国照片、广告与漫画,呈现女子体育的视觉文化。《体育周报》中的女运动员报道、广告中的健美女性形象、电影中的运动场景,凸显媒体如何将女子体育与时尚、爱国结合,吸引社会关注。作者还分析男性注视下的女性运动心理,如男观众对女运动员的评价如何影响其自信与表现,揭示性别权力关系的微妙张力。
本书进一步探讨女子体育的社会意义,颠覆清末民初女性“娇柔怯懦”的刻板印象。江南女运动员不仅参与校际比赛,还在全国运动会上崭露头角,引领全国体育风潮。她们的健美形象与竞技精神,激励了女性解放与社会变革。作者提出,女子体育不仅是体育史的一部分,更是近代中国女性史、国族史的重要篇章,影响深远。
作为“中国女性史研究系列”首部作品,本书以严谨的史料分析与多元的视角,获得张玉法、邓小南等名家推荐。其研究被学界广泛引用,为女性史与体育史研究开辟新路径。这本书如一盏灯,照亮近代中国女性与社会文化的交汇,点亮历史与性别研究的共鸣火花,适合历史学者、性别研究者与文化爱好者阅读。
《运动场内外》以女子体育史为主线,串联性别、身体与社会文化的深刻洞察。作者用丰富的史料、多元的视角与鲜活的图像,点亮近代中国女性解放与历史变革的智慧光芒。
作者简介
游鉴明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女性运动史与近代中国女性史专家。著有《中国妇女史读本》《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摩登大观园:当20世纪中国女性遇到媒体》等,研究聚焦女性史与社会文化。2014年荣获江丙坤两岸交流贡献奖“交流卓越贡献奖”,学术成果广受认可。
书评信息
《运动场内外》如一封写给女性史与历史研究者的学术家书,游鉴明带你走进近代江南女子体育的智慧世界,洞悉性别与文化的奥秘。这本书不仅是历史的指南,更是文化的灯塔,读来既严谨又动人。它像一位睿智的叙述者,诉说女性与社会的故事,适合每个关注历史与性别研究的你。
女性史的学术画卷
从女子体育到社会变革,游鉴明的分析细腻而深刻。你会仿佛置身民国运动场,感受女性突破的勇气,每一页都像一次历史探寻,令人振奋。
性别文化的深刻刻画
游鉴明通过史料与性别视角,揭示女子体育如何重塑女性形象。作者像历史的解构者,剖析文化的路径,让你既豁然开朗又共鸣。
叙述的学术温度
游鉴明的文字严谨而温暖,图像鲜活(如民国女运动员照片),分析深入,读起来如一场历史冒险,既学术又贴近人心。
推荐理由
《运动场内外》是每个关注女性史、体育史与近代中国文化的研究者、教育者与爱好者都该读的书。游鉴明用严谨的史料与多元的性别视角,带你走进女子体育与社会变革的智慧世界,掌握近代女性解放的密钥。学者会爱上它的学术深度,教育者会沉迷它的文化启示,读者更别错过这本点亮历史智慧的经典。翻开它,你会看到女性与文化的无限可能,点燃对历史与性别研究的热爱。这书如一盏灯,照亮女性史与社会文化的角落,点燃启发与共鸣的火花。想理解近代中国女性的运动风采?这本《运动场内外》值得珍藏!
下载信息
《运动场内外: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PDF、EPUB、MOBI、AZW3格式电子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