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版权信息
-
书名: 温度心理学
-
副标题: 温暖能否为我们献上幸福?
-
原作名: Heartwarming: How Our Inner Thermostat Made Us Human
-
作者: [法] 汉斯·罗查·伊泽曼 (Hans Rocha IJzerman)
-
译者: 韩阳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后浪
-
出版时间: 2023年5月
-
页数: 320页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平装
-
ISBN: 9787559666789
-
所属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学 / 科普
图书简介
你是否注意过,当你感到孤独时,会下意识地想要洗个热水澡?或者在寒冷的冬日,手里捧着一杯热饮时,不仅手暖了,心似乎也变得柔软,对他人的防备心降低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细节背后,其实隐藏着人类进化史上最深刻的秘密之一。《温度心理学:温暖能否为我们献上幸福?》正是这样一本填补行业空白的先驱之作,它以前所未有的视角,揭示了物理温度与心理感知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由全球著名的人类社会性温度调节领域专家汉斯·罗查·伊泽曼撰写。在书中,伊泽曼博士带领我们踏上了一场跨越生物进化、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奇妙旅程。人类作为恒温动物,为了应对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不仅发展出了织布裁衣、建造房屋等技术手段,更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了一套精妙的社会性温度调节机制。这意味着,我们不仅通过衣物取暖,更通过社交、拥抱、信任和群体归属感来维持“心理体温”的平衡。
全书内容丰富且极具趣味性,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科学实验——从喜欢抱团取暖的企鹅哈里,到被剥夺了母亲温暖的小鼠,再到现代营销中“在寒冷时节卖房”的玄机——向我们展示了温度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情绪、安全感、分享欲、消费欲、亲近感乃至幸福感的。书中探讨了许多令人脑洞大开的问题:社交槽真的会热胀冷缩吗?为什么手里握着热饮会让我们觉得陌生人更友善?空调和暖气除了调节室温,是如何抚慰我们心灵的?
这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实用的生活指南。它告诉我们,面对恶劣的外在环境或内心的风吹草动时,我们可以如何利用温度来减少自身的消耗。通过理解内部体温调节器的运作原理,我们能够更科学地认识到热茶、冰咖啡、暖气这些日常事物的心理价值。在现代社会日益原子化、孤独感蔓延的当下,这本书教导我们学会通过调节温度来为自己和他人增添一缕温情,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幸福感与治愈。
作者简介
汉斯·罗查·伊泽曼 (Hans Rocha IJzerman) 是当代心理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也是人类社会性温度调节领域公认的权威专家和领军人物。他目前担任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的社会心理学副教授,这所大学位于法国,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闻名。
伊泽曼博士的学术背景深厚,且具有极强的跨学科视野。他并不满足于单一维度的心理学研究,而是致力于探索生物学基础与复杂社会行为之间的桥梁。他的研究核心聚焦于一个看似简单却意蕴深远的命题:人类如何通过调节体温来调节社会关系,反之亦然。他在该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上,包括《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实验社会心理学》(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和《心理学通报》(Psychological Bulletin)等,发表了超过30篇极具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他在社会心理生理学领域的地位,使他成为该细分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除了卓越的科研成就,伊泽曼还身兼数职,担任《社会心理学》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等重量级期刊的副主编,直接参与并引导了该领域的学术风向。他不仅是一位深居象牙塔的学者,更是一位积极的公共知识分子。他擅长将晦涩的科学数据转化为大众易懂的语言,曾多次为《纽约时报》和《赫芬顿邮报》等国际主流媒体撰稿,并接受荷兰国家广播电台的采访,在荷兰和比利时的国家电视台上频频亮相,向公众普及温度与心理健康的知识。
在《温度心理学》一书中,伊泽曼博士展现了他作为科普作家的天赋。他将严谨的实验设计、复杂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如下丘脑的功能)与日常生活中的感性体验完美融合。他像一位拿着无形温度计的侦探,精准地测量出人类行为背后的冷暖逻辑。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弗朗斯·德瓦尔曾高度评价他,认为他揭示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伊泽曼的工作不仅推进了学术界对人性的理解,更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原来,我们都是渴望温暖的恒温动物。
温度心理学 书评
在这个崇尚理性的时代,我们往往忽视了身体感觉对思维和决策的巨大影响。读完《温度心理学》,你会获得一种全新的“超能力”——透过温度的视角看世界。这本书最让人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将多喝热水这句常常被调侃的关怀,提升到了科学的高度,并赋予了其深刻的心理学意义。
温暖是信任的催化剂。 书中引用的经典实验令人印象深刻:仅仅是手中握着一杯热咖啡,受试者就会倾向于认为面前的陌生人性格更“温暖”、更值得信任;反之,握着冰咖啡的人则更容易做出冷漠的判断。这揭示了一个底层的心理机制:我们的生理感知与心理隐喻是相通的。这一发现对于社恐人士或需要进行商务谈判的人来说极具实操价值——下次见面时,不妨为对方准备一杯热茶,这或许比千言万语更能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社交体温调节:我们是彼此的暖炉。 作者提出的社会性温度调节概念非常迷人。人类之所以进化成群居动物,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抱团取暖,以节省维持体温所需的巨大代谢能量。在现代社会,这种生理需求转化为了心理需求。当我们感到被排斥或孤独时,大脑中处理寒冷的区域会被激活,我们会真的感到“心寒”。反之,亲密的肢体接触、温馨的聚会,甚至是一条暖心的短信,都能起到提升心理温度的作用。这解释了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更渴望拥抱和聚会;也解释了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往往对温度的感知存在异常。
营销与文化的温度密码。 本书还将触角延伸到了更广阔的领域。例如在房地产营销中,寒冷的天气往往能激发人们对“家”这一温暖避风港的强烈渴望,从而促进成交。在文化层面,生活在寒冷气候下的人群与生活在热带的人群,在性格、依恋模式和幸福感来源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哥斯达黎加人之所以幸福指数高,不仅仅是因为天气暖和,更是因为适宜的温度促进了更紧密的社会连接。
总而言之,《温度心理学》是一本温暖而充满智慧的书。它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用大量的科学证据告诉我们:身心是一体的,环境与情绪是互通的。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如果你感到疲惫或孤独,不妨试着调节一下身边的温度——泡个热水澡,钻进温暖的被窝,或者只是简单地握住一杯热茶。这些简单的物理热量,真的能转化为治愈心灵的力量。它提醒我们,做一个有温度的人,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更是一种生存智慧。
推荐理由
《温度心理学》是一本能让你从生理机制层面“看懂”人情冷暖的佳作。以下是强烈推荐阅读本书的四大理由:
第一,填补认知空白的独家视角。 市面上关于心理学的书汗牛充栋,但专门从温度这一物理维度切入,系统剖析其对人类社会行为、情感依恋和认知决策影响的书籍,本书可谓独树一帜。它打破了身心二元论的局限,让你明白“暖男”和“高冷”不仅仅是修辞,更是有着生物学基础的心理现实。
第二,社恐与高敏感人群的自救指南。 如果你经常感到社交焦虑、孤独或缺乏安全感,这本书提供了成本最低的调节方案。书中提到的热饮效应、温暖环境对依恋安全感的提升等知识点,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中。你会发现,调节情绪有时候不需要深刻的反省,只需要一条电热毯或一杯热可可就能缓解大半。
第三,提升人际关系与职场情商的利器。 了解温度如何影响人的判断力,可以让你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主动。想让客户更容易接受提案?想让约会氛围更融洽?想让孩子更乐于分享?书中关于环境温度设置和冷暖饮品选择的科学建议,能成为你无形的助攻。
第四,科学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 作者汉斯·罗查·伊泽曼作为该领域的顶尖专家,保证了内容的科学严谨性;同时,他幽默风趣的笔触和丰富的案例故事(如企鹅哈里的故事),让这本书读起来毫无门槛,轻松愉悦。这是一本既能满足求知欲,又能温暖心灵的好书,适合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为自己找回一份确定的温暖。
下载资源
《温度心理学》PDF/EPUB/MOBI 格式电子书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