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 -1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图书信息

书籍全称及版权信息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1861~1884: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
作者:林文仁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5年7月
定价:17.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00451259

图书分类

晚清史, 政治史, 派系斗争, 军机处研究, 经济社会学

内容简介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是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林文仁的学术力作,以“辛酉事变”为起点,聚焦1861—1884年清朝决策核心的内部变化,通过“南北之争”的派系问题为主轴,探讨军机处汉大臣在晚清政局中的作用。本书基于大量清代档案、私家日记与史料,揭示中央与地方互动的此消彼长,以及汉官僚参与决策的渐形实变,呈现晚清权力结构的复杂图景。

本书分析派系斗争的兴起背景。自太平天国起义与对外关系纷繁后,中央决策主动权外流,汉官僚势力渐长,派系活动复起。作者将光绪十年(1884)甲申易枢前之权力面目归纳为“恭醇之争”与“南北之争”二线,揭示慈禧太后在运作中的角色,以及中法越南冲突如何引发朝局翻覆。这些派系以军机处为战场,影响内外政策,如东南沿海的“南党”与西北的“北党”在资源分配上的角力。

军机处汉大臣是本书的核心焦点。林文仁通过档案还原汉大臣如曾国藩、李鸿章的决策参与,探讨其如何平衡满汉矛盾,推动洋务运动。例如,书中案例展示“南党”在东南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北党”在西北军事中的影响力,揭示派系如何嵌入晚清的权力网络。

本书融入丰富史料,如私家日记记录的军机处争论,呈现重大事件的角力。例如,甲午战前夕的南北派系在海军预算上的博弈,折射晚清政局的脆弱性。作者鞭辟入里地分析,这些争论不仅影响政策,还加速了王朝的衰落。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的学术价值在于其对晚清权力动态的系统探讨。林文仁的观点超越传统史料,揭示派系斗争的深层机制,适合晚清史研究者与政治史爱好者。这本书如一盏灯,照亮晚清政局的复杂角落,点亮历史与权力的共鸣火花。

核心内容与亮点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以派系斗争与军机处为主线,串联晚清决策与权力变迁的深刻洞察。作者用档案史料、案例分析与理性思辨,点亮政治史的智慧光芒。

作者简介

林文仁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1965年生于台北市。1990年起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学习,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辅仁大学历史学系、台湾艺术大学通讯教育中心等职。主要著作包括《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世界文化》,研究晚清政治与文化史,深受学界认可。

书评信息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如一封写给晚清史与政治研究者的学术家书,林文仁带你走进军机处的权力世界,洞悉派系与变迁的奥秘。这本书不仅是历史的指南,更是政局的灯塔,读来既严谨又深刻。它如一位睿智的叙述者,诉说晚清的故事,适合每个关注历史与权力的你。

晚清史的学术画卷

从辛酉事变到甲申易枢,林文仁的分析详实而深刻。你会仿佛置身军机处,感受派系的角力,每一页都如一次历史探秘,令人振奋。

权力动态的深刻刻画

林文仁通过档案与案例,揭示南北之争的机制。作者如政局的解剖者,剖析变迁的路径,让你既豁然开朗又共鸣。

叙述的学术温度

林文仁的文字严谨而清晰,史料鲜活(如私家日记),观点鞭辟入里,读起来如一场政治之旅,既学术又贴近历史。

推荐理由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是每个热爱晚清史、政治学与历史研究的读者都该读的书。林文仁用严谨的史料与深刻的洞察,带你走进军机处的智慧世界,掌握派系斗争的密钥。学者会爱上它的学术深度,历史爱好者会沉迷它的政局解读,书友们更别错过这本点亮历史智慧的经典。翻开它,你会看到晚清的无限可能,点燃对历史与权力的热爱。这书如一盏灯,照亮晚清政局的角落,点燃启发与共鸣的火花。想理解晚清的权力博弈?这本《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值得珍藏!

下载信息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1861~1884: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PDF、EPUB、MOBI、AZW3格式电子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