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版权信息
-
书名: 利维坦
-
作者: [英] 托马斯·霍布斯 (Thomas Hobbes)
-
译者: 朱雅頔
-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5年6月1日
-
页数: 400页
-
开本: 16开
-
装帧: 平装
-
ISBN: 9787569527308
-
所属分类: 哲学 / 宗教 / 西方哲学
图书简介
《利维坦》(Leviathan)是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于1651年出版的政治哲学巨著,全名为《利维坦,或教会国家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和权力》。这本书不仅是西方近代政治学和法学的奠基之作,更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此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5年推出的全新译本,力求在语言上更加贴近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保持原著严谨、思辨的哲学风貌。
书名“利维坦”源自《圣经·旧约》中的海中巨兽,霍布斯用它来比喻一个强大的、拥有绝对权力的国家(或主权者)。在书中,霍布斯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理论大厦,旨在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人类社会为何需要国家,以及国家应当如何组织?全书分为四个部分:“论人类”、“论国家”、“论基督教国家”和“论黑暗王国”。
霍布斯首先从机械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了人性。他认为,在没有公共权力管辖的“自然状态”下,由于资源的稀缺和人性的自私、猜疑及对荣誉的竞争,人类将陷入“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产业,因为其果实不保;没有艺术,没有文学,没有社会;最糟糕的是,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之中,人的生活是“孤独、贫困、卑污、残忍和短寿的”。
为了摆脱这种悲惨的自然状态,霍布斯提出,理性的个人必须通过订立“社会契约”,将自己的自然权利(除了自我保全的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一个议会,从而建立起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主权者——“利维坦”。这个主权者不仅是国家的化身,也是和平与秩序的保障。唯有依靠这把悬在头顶的“利剑”,信约才能得到遵守,人类才能走出丛林,进入文明社会。
本书不仅系统阐述了国家主权学说,还深入探讨了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猛烈抨击了教会对世俗权力的干涉。霍布斯关于社会契约、自然法以及主权绝对性的论述,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洛克、卢梭等思想家,构成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基石。无论你是赞同还是反对他的观点,无法否认的是,不读《利维坦》,就无法真正理解现代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作者简介
托马斯·霍布斯 (Thomas Hobbes, 1588—1679),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机械唯物主义者,也是西方近代政治哲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出生于英国威尔特郡的马姆斯伯里,据说他母亲因惊闻西班牙无敌舰队以此来袭早产生下了他,因此霍布斯曾戏言:“恐惧和我是一对孪生兄弟。”这种对动荡与战乱的深刻恐惧,贯穿了他的一生,也成为了他政治哲学的心理底色。
霍布斯早年就读于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深受古典文学和经院哲学的熏陶,但他后来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持强烈的批判态度。毕业后,他长期担任英国贵族卡文迪什家族(Cavendish)的家庭教师,这使他有机会游历欧洲大陆,结识了当时科学界和哲学界的顶尖人物,如伽利略、笛卡尔和培根等。这些交往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接触到了新兴的自然科学方法,并尝试将其引入社会政治领域的研究。他试图用几何学般严密的逻辑推理,来构建关于人性与国家的科学体系。
霍布斯生活的年代正值英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内战)。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旧的秩序分崩离析,新的秩序尚未确立。亲眼目睹了内战带来的混乱、流血和无政府状态,霍布斯坚信,只有强大的、不可分割的主权才能遏制人类的破坏性冲动,维持社会和平。这种时代背景直接催生了他的代表作《利维坦》。
尽管霍布斯在政治上倾向于保皇派,主张君主专制,但他的理论基础却是激进的“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权利说”,这使得他既被保皇党视为异端(因为他不诉诸君权神授),又被议会派视为敌人。此外,他激进的唯物主义观点和对教会权力的批判,使他在晚年背负了“无神论者”的恶名,屡遭教会攻击,甚至一度被禁止出版著作。
然而,时间是最好的裁判。霍布斯虽一生颠沛流离,备受争议,但他以91岁高龄辞世时,已留下了丰厚的思想遗产。除了《利维坦》,他的主要著作还包括《论公民》、《论物体》、《论人》等。他创立的机械唯物主义体系,以及他对国家起源的深刻洞察,至今仍是政治学、法学和哲学领域绕不开的高峰。
利维坦 书评
阅读《利维坦》是一次对人类理性和政治秩序根源的深度探险。霍布斯以一种近乎冷酷的诚实,揭示了人类社会最底层的运行逻辑。不同于许多理想主义哲学家对人性美好的歌颂,霍布斯直面人性的幽暗面。他像一位外科医生,冷静地解剖了人类的欲望、恐惧和虚荣,得出了那个著名的结论:在没有公共权力威慑的地方,人对人就是狼。
这本书最精彩,也最引人深思的部分,莫过于对“自然状态”的描述。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刘慈欣在《三体》中描述的“黑暗森林法则”。在宇宙的尺度上,文明之间因缺乏沟通和信任而陷入无限的猜疑链;而在霍布斯的笔下,在国家诞生之前,个体之间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这种“生存死局”的推演不仅逻辑严密,而且极具震撼力。它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和平、法律、财产权,并非从天而降,而是建立在一个强大的“利维坦”——国家机器的基础之上。
但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恐惧的书,更是一本充满智慧与讽刺的杰作。霍布斯在书中展现了他作为哲学大师的幽默感和批判精神。他毫不留情地“吐槽”经院哲学的繁琐与荒诞,抨击教会利用迷信来愚弄大众。在“论黑暗王国”一章中,他将那些错误的哲学解释和神学教条比作阻碍人类理性的迷雾,这种批判在当时需要极大的勇气。
当然,现代读者可能会对霍布斯推崇的“绝对君权”感到不适。他认为主权者的权力应当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且不受法律限制的,这似乎与现代民主法治的理念格格不入。然而,如果我们深入理解他的逻辑,会发现他并非在为暴政辩护,而是在探讨政治秩序的底线。他认为,最坏的政府也比没有政府(无政府状态)要好。这种对秩序优先性的强调,在当今世界某些动荡地区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此次2025年的新译本,语言流畅,注释详尽,很好地平衡了学术性与可读性。对于想要了解西方政治思想源头,或者对“国家是什么”、“权力从何而来”等终极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利维坦》是一本绝对不容错过的经典。它不仅教我们如何思考政治,更教我们如何理解自己。
推荐理由
《利维坦》是2025年出版界重推的社科经典,以下是强烈推荐阅读本书的四大理由:
第一,西方政治学的“圣经”,理解现代社会的钥匙。 如果你想真正读懂西方政治,读懂洛克、卢梭、孟德斯鸠,乃至美国的《独立宣言》,霍布斯是绕不开的起点。他被誉为现代政治哲学之父,正是他将政治从神学和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建立在对人性和利益的科学分析之上。本书与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并称,是理解权力运作逻辑的必读书。
第二,深刻的“黑暗森林”理论根源,科幻迷的哲学进阶。 对于喜欢《三体》等科幻作品的读者来说,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学说是“黑暗森林法则”在社会学领域的理论原型。阅读本书,你可以从哲学的高度理解为什么“猜疑链”会导致冲突,以及人类是如何通过缔结“契约”来打破这种囚徒困境的。这不仅是一本哲学书,更是一本关于生存博弈论的经典。
第三,充满思辨乐趣的“吐槽”大会。 别被哲学巨著的名头吓跑,霍布斯的文笔其实非常犀利且具有攻击性。他早年当过家庭教师,游历欧洲,见过世面。在书中,他像一个毒舌的评论家,对当时的经院哲学、迷信思想和语言腐败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批判。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哲学概念只是“无意义的声音”,读起来既烧脑又过瘾,能极大地锻炼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重温秩序的价值。 当今世界,地缘冲突加剧,社会思潮撕裂,我们似乎又站在了某种不确定性的边缘。霍布斯关于“安全”与“自由”的辩证讨论,关于国家能力重要性的论述,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它提醒我们,文明是脆弱的,和平是昂贵的,一个拥有执行力的强大共同体对于人类的福祉是多么重要。
下载资源
《利维坦》PDF/EPUB/MOBI 格式电子书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