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版权信息
-
书名: 心与芯:我们与机器人的无限未来
-
原作名: The Heart and the Chip: Our Bright Future with Robots
-
作者: [美] 丹妮拉·鲁斯 (Daniela Rus) / [美] 格雷戈里·莫尼 (Gregory Mone)
-
译者: 江生 / 于华
-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 2025年3月
-
装帧: 平装
-
ISBN: 9787521773057
-
所属分类: 商业趋势 / 人工智能 / 科普
图书简介
《心与芯:我们与机器人的无限未来》是一部由全球顶尖机器人专家、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主任丹妮拉·鲁斯领衔撰写的重磅力作,定于2025年3月由中信出版集团推出。在人工智能与实体机器人技术交汇融合的奇点时刻,这本书不仅是对当前技术前沿的深度扫描,更是一份关于人类文明如何与智能机器共存共荣的乐观宣言。
我们正身处一场前所未有的AI与机器人革命之中。书中披露了令人震惊的数据:目前已有创纪录的310万个机器人在全球各地的工厂中不知疲倦地工作,从精密的电脑组装到繁重的货物包装,再到对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它们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这仅仅是序幕。鲁斯教授在书中指出,机器人正在走出工厂的围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们正在协助外科医生进行微米级的手术,默默清洁我们的家庭环境,甚至在灾难现场充当人类的替身。我们正处于机器智能爆发的前夜,下一个万亿规模的超级独角兽企业,极有可能就诞生在AI机器人这一赛道。
本书的内容远超常人对“机器人”的刻板印象。作为MIT CSAIL的掌门人,作者将带领读者深入全球最先锋的实验室内部,见证那些仿佛来自科幻电影的创新成果。你将在书中看到多达几十种功能各异的机器人:有的像变形金刚一样是“可重构机器人”,能根据任务改变形态;有的是“自我折叠机器人”,能像折纸一样从平面变成立体;有的是游弋在深海的仿生机器鱼,能与真实生物以假乱真;甚至还有可以在人体血管内导航、进行靶向治疗的微型医疗机器人。
更重要的是,本书探讨了“心”(人类的价值观、创造力与情感)与“芯”(机器的计算能力、精准度与效率)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者展示了顶尖团队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超高速的试错与迭代,找出开发机器人的最优解。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能了解机器智能发展的最前沿动态,更能深刻理解这一轮技术变革的本质,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商业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这不仅是一本科普书,更是一张通往智能未来的导航图。
作者简介
丹妮拉·鲁斯 (Daniela Rus)
丹妮拉·鲁斯是当今世界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最具权势与影响力的女性科学家之一。她现任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主任,这个实验室被誉为全球计算机科学的“麦加”圣地,孕育了无数改变世界的黑科技。作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鲁斯教授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她还是著名的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这一奖项专门颁发给那些在各自领域表现出非凡创造力和潜力的杰出人才。
鲁斯教授不仅是理论家,更是实干家和创新者。她领导着一支由150多名全球顶尖研究人员组成的精英团队,这支“梦之队”致力于突破机器人的物理与智能极限。她的研究视野极为广阔,涵盖了从分布式机器人、移动计算到可编程物质等多个前沿领域。她最著名的贡献包括开发出了能够自我重构的模块化机器人(能够根据环境改变形状)、软体机器人(由柔软材料制成,更安全地与人类互动)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她的团队甚至研发出了可以被吞下并在胃部展开进行治疗的折叠机器人,这彻底颠覆了微创医疗的想象空间。鲁斯始终坚信,机器人的终极目标不是取代人类,而是增强人类的能力,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安全、更高效。
格雷戈里·莫尼 (Gregory Mone)
本书的第二作者格雷戈里·莫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科学作家和畅销书作者。他曾与苏珊·凯恩合作撰写了《内向性格竞争力》的青少年版,该书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莫尼擅长将晦涩艰深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引人入胜、通俗易懂的叙事。在《心与芯》中,他的加入确保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堆枯燥的技术参数和论文堆砌,而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故事性和可读性的佳作。他帮助鲁斯教授将实验室里的硬核科技,以一种生动、流畅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读者,使得即便是非理工科背景的人也能轻松领略机器人技术的魅力。
心与芯 书评
在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讨论日益两极分化的今天——一边是技术乌托邦的狂热,一边是“天网”毁灭人类的恐惧——《心与芯》的出现显得尤为珍贵和及时。它像是一座连接碳基生命(人类)与硅基智能(机器)的桥梁,用理性而温暖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人机共生的美好图景。
这本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它的书名隐喻:“心”代表人类的意图、伦理和情感,“芯”代表机器的算力、执行和效率。丹妮拉·鲁斯并没有回避机器人可能带来的就业挑战或伦理风险,但她更着重于阐述一种“协作智能”的理念。正如北航机器人专家王田苗所言,这本书生动诠释了机器人是人类能力的延伸。读完此书,你会深刻意识到,最伟大的技术革命不在于让机器变得像人一样思考,而在于让机器承担那些肮脏、危险、枯燥的工作,从而让人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挥创造力,去“更像人”。
书中的案例令人大开眼界,读起来有一种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和硅谷高科技实验室之间穿梭的错觉。鲁斯教授展示的“软体机器人”打破了我们对机器人一定是“铁疙瘩”的刻板印象;而那些受生物学启发的仿生机器人,则展示了自然界几十亿年的进化智慧如何与现代工程学结合。这种“像机器人专家一样看世界”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教会我们不再把机器人看作是冷冰冰的工具或潜在的敌人,而是看作是由算法、材料和物理定律构成的精密艺术品。
此外,这本书对于技术发展路径的描述非常具有启发性。它揭示了在科研一线,科学家们是如何利用仿真模拟和AI加速研发进程的。这种“试错”的方法论对于任何行业的创新者都有借鉴意义。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也是一次极佳的祛魅过程——机器人技术不再是神秘的黑魔法,而是可理解、可预测、甚至可参与的科学进程。
总的来说,《心与芯》是一部兼具硬核科技含量与深厚人文底蕴的佳作。它没有贩卖焦虑,而是传递希望。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守住“心”的价值,善用“芯”的力量,我们与机器人的未来将是无限光明的。这不仅是一本写给工程师的书,更是写给每一位关心人类命运的现代公民的必读之书。
推荐理由
《心与芯:我们与机器人的无限未来》是2025年开年不可多得的科技趋势巨著,以下是强烈推荐阅读本书的五大理由:
第一,权威背书,顶层视野。 作者丹妮拉·鲁斯是MIT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主任,站在全球机器人研究金字塔尖的人物。她的视角代表了目前人类在该领域最前沿、最权威的认知。阅读此书,等同于直接对话世界顶级的技术大脑,获取的是第一手的信息和洞察,而非二手的解读或猜测。
第二,预见下一个“万亿风口”。 正如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重塑了过去三十年的商业格局,实体AI(Embodied AI)和机器人被公认为是下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点。本书详细拆解了机器人技术在医疗、制造、物流、家居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和商业前景。对于投资者、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来说,这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商业趋势参谋书,能帮助你提前卡位。
第三,打破认知壁垒,通俗易懂。 虽然内容涉及最尖端的科技,但得益于金牌科学作家格雷戈里·莫尼的加持,全书语言生动流畅,毫无晦涩感。书中用大量的生动案例替代了枯燥的公式,无论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对科技感兴趣的老人,都能轻松阅读。它是了解机器人原理、理解AI如何运作的最佳入门读物。
第四,重塑人机关系观,缓解技术焦虑。 在AI取代人类的言论甚嚣尘上的当下,本书提供了一种理性的解药。它通过严谨的逻辑论证了机器人是人类的“超级工具”而非“终结者”。它能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技术的正确认知,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学会如何利用工具来增强自身竞争力,而不是被工具淘汰。
第五,内容丰富,激发想象力。 从能自我修复的材料到能在血管里游泳的微型机器,书中描绘的机器人世界充满了奇思妙想。对于青少年和学生来说,这本书是最好的科学启蒙,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兴趣和探索欲;对于成年人来说,它能拓展认知的边界,让你看到一个超乎想象的未来世界。
下载资源
《心与芯:我们与机器人的无限未来》PDF/EPUB/MOBI 格式电子书下载








